最近年終獎金、考績獎金、績效獎金、工作獎金、公司紅利等等的資金都陸陸續續進帳了,除了公務員固定的1.5個月年終外,一般企業公司觀看去年度整體的發展而定,收到疫情影響是必然的,當然也有因為疫情而逆勢成長的,雖然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總是讓辛苦了一整年的自己,有一個獎勵的機會。
每年的這時候,由於多了一筆預料中的資金,是否有好好思考應該如何運用呢?
1.犒賞自己一下,去買自己想要很久的東西或是吃一頓豐盛的大餐,慰勞辛苦一整年的自己。💍
2.趁一筆多的資金,拿去還房貸本金。🏠
3.規劃一段中長程的國內(外)旅行。✈️
4.添購家中的新設備、傢俱、家電。🖨
5.投資理財規劃。🏦
我們不能肯定的說把錢拿去投資的人就一定是穩健的方式,因為投資可能會賠錢,又或者目前並非進場時機,資金只是閒置;而把資金拿去犒賞自己或是旅行的人,也不一定是錯誤的觀念,也許這種方式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為自己帶來更好的工作機會或績效獎勵。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對於資金的運用也不同,如何選擇並沒有一定的答案或準則,而是應該用自己的智慧,去妥善安排這筆資金的運用方式,去達成對自己而言最有價值的結果。
以RJ自己的規劃來舉例,我會把這筆資金分成幾個項目來運用:
1.保險:
每個人都有保險,但是真正對自己保單有深入了解的人肯定不多,甚至大多數的人只知道自己有保險,但是內容是什麼幾乎不知道,又或者買了一堆保單,真正遇到狀況才發現這些保單原來都不理賠的。認識保單對自己在財務規劃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觀念,保單不只是一個理財產品,也是幫助我們轉嫁高風險的工具,所以對於保險的內容,會趁每年的這個機會將保單好好檢視一遍,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強的,或是有哪些需要汰換的部分,尤其是對於一年一約的定期險部分,保費屬「自然型」,即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步調升保費,有別於「平準型」的固定保費,利用多餘的資金補足不足的保險空缺,或是增加額度,這部分一般不會異動太多,占用的資金額度也不會太高,但是卻是很重要的一環,一定要優先考慮,才能以確定的金額來轉嫁未來不確定的風險。
2.添購設備:
這部分有點像是編列年度預算一樣,利用一年一次的機會,將家裡老舊的家電或是需增購的設備(電腦、手機)等等,列入規劃,將資金預先準備下來,例如,家中冰箱已用了10年,預計今年中要換新,添購金額大約3萬元、小孩課業需要使用電腦,添購金額約2萬元,先將該筆資金挪到預算帳戶,等到年中的時候或是全國電子破盤促銷活動的時候再一次購買,除了可以搶到低價外,合併購買的高消費額度還可以享有信用卡刷卡優惠。
3.投資理財及旅行費:
扣除前面的保險檢視及家電添購等項目,剩下的資金RJ會分成三個不同的帳戶管理,比例是現實需求情況增減,分別是理財帳戶、預備金帳戶和旅行帳戶。
理財帳戶就是存未來給自己的薪水,用來做投資之用,這部分分配約六成資金,因為RJ每天都想著要快點退休,所以刻意拉高這部分的標準。
預備金帳戶是指家庭預備金,這帳戶為常備帳戶,是用來因應突發狀況所準備的資金,例如突然的住院或是事故而導致無收入的預備資金,通常會保持半年的薪資預算水位,即月薪如果5萬,就應準備30萬,以確保生發生突發狀況時有半年的時間可以因應。這部分雖然已經整備半年的資金,但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通常會將二成的資金投入預備金帳戶,還是必須持續調升標準,可以的話拉高到一年的預備資金,才能夠因應更高度的風險。
旅行帳戶又稱為享樂帳戶,人不能只工作而不放鬆,適當的休閒娛樂可以提高對於工作的效率及奮鬥目標,不是說死存錢而不懂享受,但也不能過度放鬆揮霍,畢竟現在存的是未來的錢、花的當然也是未來的錢,為了取得之間的平衡,這部分也是提撥約二成的資金存入旅行帳戶,加上每個月分配的部分,設定一個旅行的目標,例如「全家去一趟6天5夜的北海道旅遊」,預計一年內達成旅行預算,藉此持續不斷的存錢,達到目標後一次花掉,那種爽感肯定會讓自己有再為下一次旅行努力存錢的動力。
至於有的人會問說,怎麼沒有規劃去還房貸呢?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每個人在購屋及申辦房貸時,其實就應該妥善規劃擬定自己的還款計畫。當手頭有多餘的資金可以先還本金降低利息的支出,這也是一種規劃方式,但是否有這方面的需求,還是看個人怎麼規劃。
以RJ自己來說,當初在購屋前,就先以自己的月收入去著手,一般來說都是抓房貸不超過月薪的三分之一來估算自己每月可繳納的房貸金額,從寬去認定才不會讓自己失去生活品質而變成房奴,用估算的房貸額度跟自備頭期款去推算自己可以購買的房屋總價,一來不會超過標準、二來自己的薪水也能夠支應,常言道:「沒有那個屁股不要吃那種瀉藥」,購屋前本來就應量力而為,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到頭來繳不起房貸也是等著被銀行拍賣而已。在這樣的規劃下,如果月付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加上現在又是低利率時代,房貸利率不到2%,以現在市場的投資環境來看,選擇最安全穩健的兆豐金控當作投資標的,每年的殖利率都還有5%以上,雖然說投資帶有風險,但是整體來看,在自己的房貸繳款能力範圍內,適當的挑戰投資風險,為自己找尋更高的投資報酬,或許會比通膨風險來的更低。
當然,如何運用年終的資金視個人需求及現實狀況而定,沒有特定的標準或模式,關鍵在於,你(妳)是否有認真的去看待這筆努力一整年的報酬呢?
小叮嚀:本文引用投資標的為舉例說明,無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還是需要靠自己多加專研,才不會被當成韭菜收割喔!
相關新聞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5218394
留言列表